减压静心,从容“赢”考
来源: 时间:2023-06-23 10:44:58 点击:次
减压静心,从容“赢”考
——陈仓区职业教育中心2023届高考考前心理调适
孟夏之月,万物并秀。5月23日上午,伴随着温柔的风、湛蓝的天,我校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调适在东关分校举行。科任老师、班主任和同学们热情参与其中。整场活动由我校杨小燕老师主持,谭珍珍老师全程辅助。
活动开始时,杨小燕老师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正念冥想,放松身心,接着进行团体游戏项目,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释放学生内心的情绪。游戏包括:
1. 丢手绢。
全体围一大圈(对偶发事件的认知,不希望发生,发生了也能接受)。
2.大小西瓜(可破除思维的定式和思维惯性)
全体站成圈。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当排头,说“大西瓜”,但两手比成小西瓜的样子;接着第二个孩子说:“小西瓜”,但两手比成大西瓜的样子,依次直到最后一人。
3.拍掌游戏(注意力和反应力)
双掌互拍,刚开始老师将双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让学生用双手与老师的手互拍,老师再上下左右移动双手的位置,让学生也要专注地进行拍掌活动。
4.数字联盟
女生代表一元钱,男生代表五毛钱。请所有的伙伴拉手成一个圆,再集体向右转,并且跑起来。老师大声喊出任意一个数。所有人要5秒时间组合成所喊数字。(组合过程中要抱牢,坚持3秒钟)。
5.“开火车”(口、耳、心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锻炼思维快速反应能力,气氛活跃,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甲当作北京站,乙当作上海站,丙当作宝鸡站。甲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甲拍手喊:“上海开”,于是,当上海站的乙要马上接口:“上海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丙拍手喊:“宝鸡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6.突出重围
所有成员分成3组,每组选出一名突围队员在圈内向外突围,其他成员手拉手形成包围圈。突围队员可采取钻、跳、拉等任何方式,力求突出重围。突围队员突围成功后,突围位置相邻两名成员因防守失误被再次包围。这两名成员继续突围。
7.扯龙尾(1米)(转移注意力,团结协作)
全员10人分一组,每组皆排成一直行,手放在前面人肩上,在最尾的人背上挂上色带。
每组第一人去捉其他组组尾的色带,若捉到别人的尾巴,两组便会合成一条较长“龙”,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组成一条龙,最尾一组为赢家。
游戏结束后,杨小燕老师再次组织全体同学进行正念冥想,思考自己将如何去面对即将到来高考,并且给同学们建议了以下几个点来调节高考前的压力。
一、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每个考生的知识都不是完美的,都有漏缺,只不过漏洞有多少和大小之别。考试也是抽样调查的过程,并不是你全部知识的反映。
不要太在意排名,而要集中精力弥补漏洞。每查出一个漏洞并及时补上,就等于为高考排除了一颗隐形炸弹,等于为高考增添了一份胜算!你不觉得很值吗?想一想面对不甚满意的考卷是哭泣伤感、一蹶不振,还是抖擞精神、查漏补缺,显然要选择后者重振旗鼓。
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在高考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你知道吗,如果一个人能够发挥出自己大脑功能的一大半,那么就可以轻易地学会四十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这种描述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合情合理,一点也不夸张。
然而,事实是,几乎每个普通人都只开发了他所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只利用了自身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充满自信。
二、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鸟鸣;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过这些,调节了心理,优化了情绪。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月、甚至一年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三、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暗示语一定要简短,比如“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一定能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等等。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想想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取长补短,同样可以成功。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最后我想对高三的考生们说:在人生路上,征程才刚刚开始。无论最终考试结果如何,都请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古训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情境,都能够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一定能够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祝愿我校2023届所有考生金榜题名,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