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教育教学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名师风采名师风采
杨小燕老师荣获“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称号
来源: 时间:2020-10-23 15:28:40 点击:
0

     9月10日上午,陈仓区教体系统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第三届教育先进模范表彰大会在区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我校有两名教师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杨小燕老师荣获市级“师德标兵”和区级“师德模范”荣誉称号;李永利老师荣获“陈仓名师”荣誉称号。陈仓职教人将以此次受表彰的教师为榜样,激励全体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崇高使命,抢抓机遇,为实现我校高质量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image.png

杨小燕,女,生于1977年,现就职于陈仓区职业教育中心,担任建筑专业课、语文教学及政教处干事。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同时,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优秀指导教师”奖、“省级微课比赛”二等奖、“省级说课比赛”三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获得三等奖、校级“师德演讲比赛”奖、“教学能力比赛”奖等多项殊荣。该同志热衷于中职教育事业,奉献于挚爱的职教学子,用师者之德慈母之爱感化孕育一批批职教学子,被学生亲切称为“杨妈妈”。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image.png

热爱教育事业,潜心学习认真钻研,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风格彰显独特师德魅力。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做好学生心理疏导,自费报名在线学习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等课程,并顺利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她密切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坚持跟随宝鸡市精神卫生医院副院长马雪红学习心理咨询技能,随同马院长一起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辅导。

读书,学习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才干。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image.png



致力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用行动阐释教育是爱的教育。夏丏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教学的风格可以各有千秋,师德修炼的途径可以殊异,但“爱”就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1、班级管理中显母爱情怀

浇花浇树使成长,育人育心使成才。在班级管理中以“爱”字当先,用母爱填补学生成长中亲情养育的缺失,让一个个既倔强又有点迷途的羔羊成长为有志青年。帮一个个脆弱的生命重塑自信,带着他们艰难、执着地去追梦。

image.png


班主任的追求就是让每一学生都有幸运感。班级有一位同学其父亲驾驶三轮车载其弟弟去山上打核桃时侧翻,导致两人受伤送往宝鸡市中医医院急救,急需手术费用二十几万元,其母亲哭着说只能让其辍学。杨小燕一再安抚家长,动员班级学生为其捐款1260元,其中杨小燕本人捐款1000元,并向学校反映情况申请为其减免了住宿费,同时联系招生安置办公室为其联系实习单位顶岗实习,让其没有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还让其日常生活有了保障。这一点点微薄的捐款虽然是螳臂当车,但是在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日子里给这个家庭送去了精神鼓励。

她在班级管理中时常充当学生与家长的润滑剂,既让家长懂得了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又让学生体量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家校合作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班里同学竞相传颂,让“杨妈妈”的称号传遍了校园。

image.png


2、精心编写校本教材,助力班主任班级管理

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经验,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编写了一本80余篇3万字的《班主任工作手册》。内容囊括了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学生因病追踪管理制度、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的的制度;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励志教育、传染病预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教育;学生考勤、家访记录、学生访谈录、好人好事登记等实用记录表格。把班主任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中。

千淘万漉虽辛苦,前锤百炼始成金。她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职业教育,为了工作,她加班加点,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才华。

3、爱生如子,关注学生终生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为明天工作。杨小燕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身心发展,教室、办公室、楼梯口、宿舍经常能看到她和学生交谈的情景。针对学生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她及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做高品质的现代淑女》《青春期男生之责任教育》《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疫情安全教育》《生命无彩排》《逐梦》《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人生八德》等讲座扣动学生心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杨小燕坚持以生为本,用欣赏换回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严教引领学生的言行,用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素养,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

image.png

      她奔走于校园,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运动会、校园社团、大型文艺联欢会、道德大讲堂、艺术大课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从各方面搭建锻炼、成长、展示的平台,唤起了学生的潜质,使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一个个“问题学生”在一次次的小成功中助长了快乐成长的勇气,从这里走向社会,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行业精英,这就是师之“大爱”。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有觉陈




image.png


创新教育模式,关心关爱特殊家庭学生。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借助“杨妈妈”的称呼成立了“杨妈妈工作室”,关心关爱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和亲情教育缺失的学生,从情感上关爱,从生活上救助,从精神上鼓励。只要学生有需求她就会随时随地投入工作,和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疏导心情。她向全校教师发出倡议,为家庭困难学生捐助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把这一工作由个人发展到集体,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关爱和帮助。教育最伟大的技巧:以爱启迪心智。

学校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是教育扶贫的主要对象。在扶贫走访中老师了解到,她在十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不久父亲也离家出走,留下她及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年前奶奶又患癌症,让这个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雪上加霜,她就这样在没有爸爸妈妈佑护的家庭里成长着。但她阳光、自信、进取,小小年纪就有了一种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担当,很是让人心疼。周末在家下地劳动,做家务样样在行。在班级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在与她的交谈中,杨老师感受到了这个表面阳光开朗的孩子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抚慰的期待。

该学生在家的日常就是要给一家人做饭吃,杨老师觉得这么大的孩子都是想吃什么妈妈给做什么的时候,她心疼这个懂事的孩子,就特别想亲手为这个一味付出的孩子做一顿热腾腾的饭送到她手上,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一次妈妈的爱。有了这个计划,杨老师下班就买菜、买肉、剁馅儿、擀皮儿,一个个地包起了饺子,忙乎了大半晚上包好冻在冰箱里。第二天带到学校,煮好、调好蘸汁等该女孩放学给吃了一顿爱心满满的妈妈餐,让习惯照顾家人的孩子也享受一次被妈妈照顾的感觉。孩子激动地说:“有了妈妈,我的心就有处安放了。”有了入微的爱的体验,她更加奋进了。

杨老师以妈妈名义给该学生买了一双运动鞋,让她在同学面前也能幸福地说是妈妈买的鞋。为了给学生解决经济拮据的问题,杨老师联系学校食堂让其帮厨(帮厨的学生可以免费在食堂就餐),帮她节约了一笔学校生活费,同时给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减轻了负担。在学校和杨老师共同努力下,还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对其求学阶段进行资助。

杨老师利用周末带从来没有去过省城的她逛了西安回民街、古城墙、护城河、赛格国际购物中心、雁塔广场音乐喷泉、品尝了异域风情的酸奶冰激凌、红柳烤肉、川味冰粉、小郡肝串串…要努力让她内心充满了欣喜,“我”也是见识过古都西安的人了,坐地铁的感觉真奇妙,美食真的有地域之别……“我”一定要努力奋进,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杨老师鼓励她,有事就来找妈妈,为了方便经常联系,加了她的微信,鼓励她坦然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多方进取实现心中地梦想,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孩子奶奶给杨老师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她说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万一突然走了,孩子无处寄托,没想到遇到了杨妈妈,她的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将孩子托付给杨老师,她走了就放心了,希望杨老师以后把孩子当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说要等自己身体允许了一定要来当面感谢杨老师。杨老师也非常感动,感谢奶奶的信任,也深感亲情教育在特殊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与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是她的工作常态。她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为深爱的工作忘我奉献,甘享其中的乐趣!

image.png

      孔子言:“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样,爱人者,人恒爱之。她与同事精诚合作,以乐观的精神感染人,以进取的态度感召人,她处处为人师表,彰显师德魅力。

友情链接: 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陕西省教育厅 更多>>

国家级重点职业
宝鸡市优秀职业教育学校
陕西省示范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中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关于我们校长信箱网站地图隐私说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宝鸡市陈仓区职业教育中心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工业园区
邮箱:ycc1961@126.com  办公室电话:0917-6215600
招生办电话:0917-6212121
陕ICP备2020013560号-1

17.jpg陕公网安备8829010200099910号18.jpg



微信公众平台